91另类稀缺国产真实,黄免费视频,欧美日韩国产AV在线观看,搡老女人老妇女aaa视频

歡迎來到 心理詞典網 , 一個優秀的心理知識學習網站!

加入收藏

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 > 熱點話題 > 購物狂

購物狂

網購成癮有強迫傾向

分類: 購物狂 心理詞典 編輯 : 心理知識 發布 : 03-27

閱讀 :1241

  隨著互聯網都普及,有很多的女性朋友們不再上街購物,而是養成了一個網購的習慣,也有一部分女性朋友們,形成了一種網購的強迫傾向,這種行為的產生和發展,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,很危險的狀態,因此我們要調節和處理好。

  網購的殺傷力:離婚不夠還要剁手指

  “雙十一”過后,來自網絡上一條消息吸引了多家媒體的關注,一位女士從“雙十一”前一天晚上就坐在電腦前“奮戰”,直到第二天中午才離開電腦,下了近20個訂單。讓這位女士始料不及的是,她的丈夫對她瘋狂網購的行為產生了不滿,丈夫表示,自己簡直就是娶了一個“移動淘寶機”回來,一氣之下告到了法院,要求離婚。

  據了解,這對夫妻是85后的小兩口,去年才結婚,都是普通公司職員,房子是雙方父母贊助的,兩人收入就夠日常開銷。平時,上網購物就是妻子的最大愛好,幾乎每天下單,兩人的收入也都貢獻給了“淘寶”。妻子長期的網購行為引起了丈夫的不滿,更重要的是,其網購買回來的商品很多是沒用的,這使得丈夫在一怒之下提出了離婚。最后,在法官的調解下,妻子保證會慢慢減少網購,丈夫才撤回了起訴。

 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因為網購離婚不可思議,但是網購的“殺傷力”不止如此。江蘇蘇州的一女士更是因為網購,差點丟了自己的左手大拇指。此前,《今日早報》報道稱,這位女士平時下班后沒事就上網團購,光是“雙十一”就在網購上投進了近萬元。事發當天,她在晚飯后,坐在電腦前淘寶,甚至連正在哭鬧的女兒都無心理會。夫妻倆為此大吵,該女士沖進廚房,手起刀落,剁了自己的左手大拇指。幸而搶救及時,她的手指被接了回來,但后遺癥卻難以避免。

  網購成癮人群多為30歲以下女性

  對于“網購成癮”的問題,心理咨詢師李麗琴認為,網購已成為目前生活的一個常態,但一旦過度就有可能成為一種心理疾病。網購成癮其實和購物癖有很多相似之處,比如都有強迫傾向。

  李麗琴分析了容易出現網購成癮的人群特征,他們大多為女性、30歲以下、性格內向、社會功能受損、生活空虛、愛好少,同時比較焦慮。她們享受的往往是網購時精神的亢奮和愉悅,但一旦過了這個勁頭,發現買了自己不需要的東西,而且信用卡也刷爆了,又會有強烈的失落感。

  網上有人調侃,抑制購物欲足以和增高、減肥并列為世界女性三大難題。而阻擋網絡“購物狂”,就幾乎是一項更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。對此,專家建議,有網購成癮傾向的人應盡量少的宅在家里,多去人多的地方,并且多運動,加強和大自然的接觸。

  經濟學的理性選擇理論認為,理性行動者趨于采取最優策略,以最小的代價來獲取最大的收益。只不過,在信息不充分、分析不科學的情況下,理性選擇很有可能會偏離它應有的軌道。這讓人不禁想問,在“雙十一”191億元網購的背后,又存在著多少非理性消費的行為呢?

  網購助長德國人破產平均每人欠債3.3萬歐元

  其實,網購對普通消費者的影響之大不僅是國內的現象。在德國,每天每人網上購物要花掉8100萬歐元。網購助長了德國人破產,因為不需要和店員四目相對,許多消費者忘記了自己的購買能力而舉債購物,最終破產。

  來自德國機構的數據顯示,購買情緒能導致消費者欠債。因為失業原因造成的破產數量下降了15%,而錯誤消費原因造成的卻增加了31%。調查顯示,許多消費者擔心通貨膨脹和存錢利息降低而去消費。

  據統計,今年有660萬德國成人破產,比去年多了19萬。這幾乎是德國總人口的10%,所欠債務高達2180億歐元,平均每人欠3.3萬歐元。其中2/3是男子,欠債女性比例也在擴大。如果一個欠債者在債務到期時或者預計到期時無法償還,也沒有能力再借錢償還,就會出現破產。

  看了以上的介紹,相信我們的女性朋友們都已經知道了網購成癮的危害,因此,在社會中,如果自己已經產生了這種心理強迫的趨向,我們就應該要及時的治療和調節,并且也應該要和自己的家人多溝通,多采取家人給自己的建議,將自己的行為予以糾正。

  推薦閱讀:教你緩和你的病態購物狂心理

下一篇:盤點購物狂的六種類型 下一篇 【方向鍵 ( → )下一篇】

上一篇:返回列表 上一篇 【方向鍵 ( ← )上一篇】